秋風已至,暑意未消。雖已步入秋季,空氣中仍彌漫著夏末的余熱。在雁石發運站,忙碌并未因季節轉換而停歇。一群身著橙色反光服的裝卸工人始終堅守在一線,他們迎著晨露、披著晚霞,在漸涼的季節里“燃”熾初心,以汗水詮釋責任,以行動保障生產,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。
“嗚——”一道汽笛聲劃破秋日清晨的寧靜,一節節車廂緩緩駛入站臺。“火車進站,準備作業!”裝卸隊隊長連耀鋅嗓音洪亮,一聲令下,隊員們迅速就位,手持煤鏟,依次登上車廂。
秋陽雖不似盛夏灼人,但密閉的車廂內依然悶熱。工人們整齊排開,動作嫻熟流暢:彎腰、下鏟、揚臂、拋煤,每一個環節都透出經年累月打磨出的節奏與默契。黑亮的煤炭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度,秋風偶爾掠過,掀起他們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角,也吹散了車廂內聚集的煤塵。連耀鋅一邊協調作業,一邊介紹說:“別看入秋了,可鐵皮車廂里依然像個蒸籠。但我們得搶時間,列車滯留會影響全線調度,我們必須高效完成裝卸。”
問起作息安排,他笑著說:“我們現在實行彈性排班,早晚多干、中午適當休息。站里每天都準備清熱茶和防暑藥物,還給大家備了防秋燥的茶水,休息室也一直開放。”談及團隊,他語氣里充滿自豪:“大家都是老搭檔了,配合默契,從來沒掉過鏈子。”
陽光下,他們的身影與黝黑的煤堆、銀亮的鐵軌交織在一起,勾勒出一幅鏗鏘有力的勞動畫卷。
不僅是鐵路運輸線上如此,公路發運同樣緊張有序。“方向盤握在手里,責任就扛在肩上。”生安辦主任劉旭濤一早就站在發運站出口處,仔細檢查運輸車輛的安全狀況。“秋天天干物燥,車輛連續運行易發故障,我們必須嚴查隱患,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。”盡管秋風拂面,但在公路路面長時間站立,依舊汗流浹背。
不遠處,剛完成一趟運輸任務老駕駛員楊師傅從駕駛室跳下來。古銅色的皮膚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。“咱這膚色,可是最好的‘職業勛章’!”他臉上洋溢著笑容,打趣道。秋季運輸任務仍然繁重,“秋天的太陽還是挺毒的,車里開著空調也擋不住一邊曬一邊涼。但既然選擇了這行,風里來雨里去都是常態,常常是天沒亮就出車,回來已是星月當空。看著一車車煤順利送達,心里特別踏實。”
秋風漸起,站區內依舊熱浪撲面、車流不息。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力以赴,他們用堅守詮釋使命,用汗水書寫擔當,不僅確保了能源運輸鏈的暢通,更成為秋日里最溫暖、最鏗鏘的風景。(黃云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