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來,福建煤電公司坎市發運站通過實施資源的整合、機構人員調整的管理方案,對一線班組進行組織架構重建。在本次管理創新實踐中,率先將篩選班與裝車班進行業務整合,形成了一支全新的聯動先鋒班,這一變革不僅打破了傳統舊模式的工藝流程,同時也有效解決了職工忙閑不均的問題。
打破“舊模式”構建“新格局”
“聽說開機班和裝車班要合并成一個大班組,這事你知道嗎?”
“那班組合并后,我們要怎么對崗位進行劃分,能適應嗎?”
當將兩個生產班組,合并成一個“聯動先鋒班”的消息傳來時,不少職工心里直打鼓:這種“二合一”的加法,真的能夠實現倍增的乘法效應嗎?一直以來,開機班與裝車班是“涇渭分明”的運作模式,各自負責不同生產環節,如今兩個班組合并,共同承擔從開機到裝車的全鏈條生產任務,如何迅速磨合組員之間的團結協作,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。
面對這樣的疑問和擔憂,該站領導班子深入一線了解職工的疑慮和困惑,并組織了一系列的座談會、交流會,耐心地向職工解答疑問,幫助職工樹立信心,認識到合并后的優勢。同時,為了讓職工盡快適應新班組模式,還多次組織職工崗前培訓,讓職工深入了解裝車流程,并熟練掌握開機操作。通過培訓,職工們不僅掌握了新的業務知識和技能,還增強了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默契,為新班組的順利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開啟“新賽道”融入“新集體”
4月初,合并后的班組迎來了首次“合體”。早班會前,班長盧華星正對當天組內的工作任務和作業風險進行同步分析,結合崗位實際情況,建立“老帶新”的模式,充分發揮“新、老”職工各自優勢進行人員配置與任務分配,帶動班組成員相互協作,取長補短。其間,在鐵路裝車過程中,他發現裝車班的工作節奏快,且對職工的體力與反應速度都有較高要求。因此,他及時調整人員配置,將體力較好的職工安排在需要頻繁移動的崗位上,將心思細膩、善于觀察的職工安排在需要精準操作的環節。這樣一來,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確保了裝車過程的安全。在他的帶領下,新班組人員業務水平不斷提升,團隊凝聚力也不斷增強。
發揮“大作用”實現“新效應”
經過短暫的適應期,原本兩個班組間可能存在的溝通障礙和協作壁壘被徹底打破,現在,無論是開機操作還是裝車作業,都實現了無縫銜接與高效配合。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在工作效率上,更在班組成員的精神面貌上得到體現,大家不再局限于自己原有的工種,而是積極學習新技能,爭取在團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該站站長姜初宴表示,此次改革不僅緩解了現階段人力短缺的困局,同時也為職工構建了一個更高效、協同的工作環境。下一步,該站將持續深化“一人多崗”人才培養模式,讓更多職工在技能提升中實現價值,真正實現讓“1+1”大于2的疊加效應。 (林玉梅)
——摘自《福建能源報》2025年10月24日(總第591期)四版倒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