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開采烏金采擷光明到稻花飄香麥浪起伏,從美麗的礦山家園到綠影婆娑的田間地頭,福能集團福建煤電公司巧借“東風”下好“山水棋”、利用政策唱好“田園詩”,按照“能墾盡墾、統一規劃、先易后難、分步實施”的原則,把關閉礦山的辦公生活區域、井口工業廣場、煤臺、矸石山高質量地“變”成土地復墾示范點,在關閉礦井的土地上,既保持了“綠水青山”之美,又有效利用開發了“金山銀山”之效。
憑借東風好使力,在取得政策支持后,福能集團福建煤電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陳文階為組長,副總經理蘇金尾為副組長的土地復墾專項工作領導小組,明確了工作目標和部門職責,制定了“六個強化”的工作措施,克服了復墾土地歷史遺留問題多、復墾土地涉及地方鄉鎮多、土地復墾農耕管理知識不足等困難,嚴格按照前期測量、方案設計、立項審查、招標監理、項目施工、等別評定、竣工驗收、指標結算和指標交易等復墾實施步驟,按照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,扎實高效開展土地復墾工作。
2018年10月至今,福能集團福建煤電公司已先后實施15個福能集團舊村(關閉礦井)復墾項目,復墾土地跨越龍巖市新羅、永定兩個行政區5個鄉鎮11個村,項目規模322.78畝,新增耕地面積305畝,水田耕地質量等別評定為5等,主要種植了福建省引種認定的優良技術品種:科優186水稻、中浙優8號雜交晚秈稻,旱地耕地質量等別評定為11等,主要種植了農科委推薦的華南9號、F499、GR911木薯和地瓜等農作物。目前,新增耕地產生的增減掛鉤指標已交易103.2畝。
好品種加上精心耕種,既保證了土地復墾的高質量推進,同時也確保了復墾地糧食安全和農產品品質。經過近3年的努力,目前福能集團福建煤電公司土地復墾已實現按季按時種收,復墾地糧食和農產品深受歡迎,享有“紅炭山1號”美稱。
黃澄澄的稻穗垂著沉甸甸的穗頭,復墾土地上職工歡聲笑語,這不僅是豐收的喜悅,更是福能人的責任。福能福建煤電公司職工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,用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吃苦的精神,既盤活了關閉礦山閑置的土地,推進了生態治理,使工業生產廣場恢復綠水青山,再展生態之美,同時又創造了農產品,給公司和地方政府帶來了經濟效益,緩解了近年來公司響應國家去產能政策帶來的人員分流安置、社會安定穩定等壓力,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。